5月22—24日,2024聚氨酯前沿科技国际论坛在上海举行,共同探讨行业可持续发展新路径。与会专家表示,聚氨酯在实现低碳经济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、推进绿色环保方面肩负使命、面临机遇,要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合作,推动行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。
技术创新促绿色转型
作为全球领军化企,巴斯夫是聚氨酯可持续发展的风向标。聚氨酯中国销售管理总监顾丰介绍说,通过优化生产流程、使用清洁能源、采用低碳原材料、推动聚氨酯回收、研发生物基产品等多元化策略,巴斯夫不仅提升了聚氨酯产品的环保性能,还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,持续为实现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奠定坚实基础。
循环经济背景下,聚氨酯产业面临新机遇。IAL Consulting的聚氨酯项目经理Philipp Propst认为,无论是欧洲、美国还是亚洲,聚氨酯行业的循环经济已经是大势所趋。企业要积极调整战略,探索实现循环经济的多种途径。适应挑战、持续创新和跨领域合作将是推动聚氨酯产业向循环经济转型的关键。
国内聚氨酯企业也在低碳循环领域积极探索。长华化学与英国ECONIC公司已签订二氧化碳聚醚技术合作协议,正在推进产业化项目。长华化学技术专家Klaus-Dieter Schoen认为,二氧化碳聚醚产品将兼顾环保和经济效益,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。
在聚合物多元醇方面,上海华谊集团中央研究院宋芬表示,“双碳”背景下,传统石化聚氨酯面临更大的挑战,生物基POP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。此外,低挥发分与阻燃功能性POP的工艺技术开发将是行业趋势。
产业链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
“实现聚氨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局视角,注重整个供应链的合作。”King Global 泡沫供应链与运营副总裁Stefan Hermes在会上呼吁,聚氨酯上下游产业链通力合作,整合现有技术,推动聚氨酯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。
这得到了与会众多聚氨酯助剂企业的响应。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,不仅需要异氰酸酯、聚醚等大宗原料供应商的支持,也需要聚氨酯助剂厂商的共同努力。”江苏美思德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宇谈道,美思德化学通过助剂研发与应用,显著提升了聚氨酯材料的节能保温性能,助力行业向环保、高效、高端方向转型升级。该公司还通过技术创新,解决了生物基材料在聚氨酯应用中的关键问题,为聚氨酯产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。
苏州湘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建认为,高尖端绿色扩链剂的创新探索,是推动聚氨酯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。通过扩链剂的创新,可以使聚氨酯弹性体更好地替代金属材料、应用于绿色建筑和新能源等领域,向高尖端领域发展。
建筑节能领域应用前景广阔
今年5月,国务院发布《2024—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》提出,严格执行建筑节能降碳强制性标准,研发推广新型建材及先进技术;推进外窗(幕墙)、外墙(屋顶)保温等更新升级,加快建筑节能改造。聚氨酯建筑保温材料因其出色的节能降碳,在建筑节能领域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。
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防火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季广其表示,在“双碳”目标推动下,我国建筑外墙保温技术正朝高效保温隔热方向发展。薄抹灰外墙外保温技术因其高效、环保、经济且安全可控的特点,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成熟技术。
万华化学市场部资深经理晋艳丽介绍说,万华化学为建筑节能行业提供的绿色低碳建材系统解决方案,包括聚异氰脲酸酯(PIR)保温产品、玻纤增强聚氨酯门窗幕墙型材、无醛人造板、水性涂料原材料等产品和解决方案体系,能提高建筑能效,助力实现建筑行业零碳目标。